勞動/分配
-
企業是現代資本主義的核心制度。企業整合資源、資本與勞動,提供社會所需的產品與服務,勞工獲取工資後進行消費,從而形成經濟循環。即便在戰爭期間,大量人力物力納入政府掌控調配,各種綿密而細微的經濟活動仍需要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戰爭時,為了確保人民維持一定的生活,可能還是得有不少人照常上班。要強化戰爭時的社會韌性,可能離不開勞動。但是…這些去上班的人,他們的安危和權益,會有保障嗎?但是戰爭下的勞動,會是什麼樣子?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上一篇文章已經粗略討論了「民防」,接下來的問題是,民防面對的是災害搶救、緊急應變,但當戰事延續,社會機能的維持,包括物資的生產、重要服務的提供,並不能僅靠民防。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有必要引入「必要工作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產業/發展
-
我們知道半導體製造很耗能,但要知道製造半導體會消耗多少電之前,得先估算未來的半導體產能,要估算產能之前得要對半導體產業的現況有個概念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台鐵公司化的合理化基礎為提振公共安全。然而,從公司化本質、過往台鐵的發展歷程來看卻很難有證據可以支持這樣的說法。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近日因太魯閣號出軌事故使台鐵是否公司化的問題再度甚囂塵上,要進入公司化的論辯前,過去台鐵與他國歷史可供借鏡。 因台鐵長期鉅額虧損,「公司化」早已成政策命題。2003年左右,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就提出過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政經/貿易
-
延續本社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觀察,本文以運輸業為例,解析產業鏈重組下的勞動風險。關稅加劇供應鏈調整壓力,也提高企業轉嫁風險給勞工的誘因,勞工應強化資訊掌握,以對等協商因應變局。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美國對台加徵32%關稅,對台灣出口產業造成潛在衝擊。目前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皆積極與美國接洽,若進展不順,關稅自然難以消除;即便此次進展順利,除不知將犧牲什麼外,未來川普以關稅作為威脅的姿態不見得會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台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在今(2023)年 6 月 1 號已經簽訂了首批協議,內容涵蓋「關務管理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五項議題,後續還將談判七項議題,包括勞動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財政/福利
-
事實上勞保問題就是一個誰買單的問題,至於金額,上述也給了一個大概。不同人買單所涉及的制度或不相同,但本質上大同小異。誰買單的問題相對簡單,原因是不管怎麼挑,這個社會中的「誰」就只有那麼幾個:老人、青壯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本集由「台北同心扶輪社」贊助播出!同心共力,為一起邁向更好社會而努力!六千元,不是還稅於民,而是預支我們對未來幸福的期盼…?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不少人可能一聽到基礎年金就整個倒彈:想說怎麼可能,哪來這麼多的錢?不過,讓我們退一步說,對於低成本的追求是原生的動能,如果這樣的本能凌駕理性,那接下來可以發現,錢不會沒有,擠一擠就跑出來了。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環境/能源
-
台灣的總用電量仍在飛速成長中。「漲電價」的剎車踩下去,需要七年才能完全發揮效果。剎車力道要踩幾分、天然氣要花多久時間走過橋,我們才得以走進「淨零排放」的世界?讓「橋接」成為可能,從現在開始吧!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政府說,天然氣是「橋接能源」,綠能發展還要時間,我們先燒乾淨點的東西。等等!我們會不會永遠走在燒天然氣「橋」上,永遠到不了「淨零排放」的彼岸?據說「漲電價」是下橋的唯一解方,為什麼?是要漲多少錢?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如果電價真的提高,產業真的會少用電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長期的效果最明顯。接下來的問題是,那如果反映天然氣合理成本,用電需求會發生什麼變化?答案是用電量不增反減。
by 共力研究社 (T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