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內容
-
上一篇文章已經粗略討論了「民防」,接下來的問題是,民防面對的是災害搶救、緊急應變,但當戰事延續,社會機能的維持,包括物資的生產、重要服務的提供,並不能僅靠民防。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有必要引入「必要工作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若戰爭爆發且持續,前線支援、民間救援與社會機能勢必需要維持,到時哪些勞工需要出勤,受誰的監督管理,其安全保障為何,其家屬如何得到照顧,甚至戰時台灣勞工如何能得以最大程度確保生產力,充足供應前線戰鬥與國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延續本社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觀察,本文以運輸業為例,解析產業鏈重組下的勞動風險。關稅加劇供應鏈調整壓力,也提高企業轉嫁風險給勞工的誘因,勞工應強化資訊掌握,以對等協商因應變局。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美國對台加徵32%關稅,對台灣出口產業造成潛在衝擊。目前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皆積極與美國接洽,若進展不順,關稅自然難以消除;即便此次進展順利,除不知將犧牲什麼外,未來川普以關稅作為威脅的姿態不見得會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我們知道半導體製造很耗能,但要知道製造半導體會消耗多少電之前,得先估算未來的半導體產能,要估算產能之前得要對半導體產業的現況有個概念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隨著AI快速進展,台灣民眾對被AI取代的憂慮逐步上升,尤其在金融保險、出版影音、製造等產業,以及事務支援與技術助理等職業中更為明顯。儘管中高技術職位仍具抗替代性,但專業人員的不確定感也在增加。我們認為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圖解概念
-
談到基本工資,經常可以聽見這樣的論調:「基本工資會導致勞工失業,所以不應該調漲,甚至不應該設立基本工資。」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COVID-19 造成的經濟衝擊,和以前大部分的經濟危機都不相同,疫情衝擊是因爲出現了「經濟體系的外部威脅」,造成消費者停止消費、生產者無法營運。因此,理想的紓困政策,就必須盡可能地讓廠商能夠存續、員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關鍵數字
-
一例一休於2016年上路,至今已經是第7年了,許多人關心勞工的工時和薪資是否有所改善。實際上,從2016年到2022年,整體的勞動環境看似有明顯的進步?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這部分針對性別與教育程度,檢視疫情對不同勞工群體造成的就業衝擊是否有所不同。 大致而言,在工時縮減、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方面,教育程度愈低的勞工所受的衝擊愈大,但在不同性別的勞工之間則未出現明顯差異。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今年 2 月以來,自營作業者就業數的下降幅度已接近 2021 年 6 月的疫情高峰期,與受雇者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疫情之下,服務業受雇員工就業受到的衝擊,比工業受雇員工更大,且此差異在今年2月之後有擴大趨勢,服務業並未與工業一同回升。若按2019年平均薪資的高低將產業區分為三類,則受雇者就業數的衰退明顯集中在低薪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分析評論
延續本社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觀察,本文以運輸業為例,解析產業鏈重組下的勞動風險。關稅加劇供應鏈調整壓力,也提高企業轉嫁風險給勞工的誘因,勞工應強化資訊掌握,以對等協商因應變局。
專題研究
上一篇文章已經粗略討論了「民防」,接下來的問題是,民防面對的是災害搶救、緊急應變,但當戰事延續,社會機能的維持,包括物資的生產、重要服務的提供,並不能僅靠民防。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有必要引入「必要工作」的概念。其核心概念就是維持原先的民間生產與雇用,也就是在急難期間部分勞工需要繼續上班,以維持社會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