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台加徵32%關稅,對台灣出口產業造成潛在衝擊。目前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皆積極與美國接洽,若進展不順,關稅自然難以消除;即便此次進展順利,除不知將犧牲什麼外,未來川普以關稅作為威脅的姿態不見得會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隨著AI快速進展,台灣民眾對被AI取代的憂慮逐步上升,尤其在金融保險、出版影音、製造等產業,以及事務支援與技術助理等職業中更為明顯。儘管中高技術職位仍具抗替代性,但專業人員的不確定感也在增加。我們認為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七天假看來不僅可以提升年輕、新入職勞工的保障,更能協助勞動市場達成效率。相反的,不返還七天假,如何能夠改善過勞與剝削呢?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藝文產業在台灣近年來雖發展蓬勃,政府也積極舉辦文化活動吸引人才,但藝文工作者的薪資卻十年未見增長。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經濟部統計處在去年(2023)10月發佈的「當前經濟情勢概況」簡報中,又重提了一次石化業和台灣政府長久以來的論述,亦即,化學材料產業是「致力經濟發展所必須推動的關鍵性產業」。然而,這樣的數據解讀真的精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勞保收入持續低於支出,財務問題益發嚴重。縱使短期內政府可不斷增加撥補金額為勞保續命,但入不敷出的結構問題仍舊存在,且政府一味增加撥補恐導致財政排擠,更非長治久安之計。不論未來由誰主政,年金改革皆是台灣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2018年11月勞動部公告《最低工資法》草案,此延宕多時的法案終於在今年(2023)9月送進立法院,目前正進入政黨協商階段。若薪資保障能更加法制化,對於勞工而言不啻為一件好事。然而,此次修法是否真的達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事實上勞保問題就是一個誰買單的問題,至於金額,上述也給了一個大概。不同人買單所涉及的制度或不相同,但本質上大同小異。誰買單的問題相對簡單,原因是不管怎麼挑,這個社會中的「誰」就只有那麼幾個:老人、青壯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飛蛾撲火》刻劃了工會組織者的處境,或許會讓一些本來對工會充滿憧憬的人有些失望,畢竟台上拿麥克風一呼百諾只是運動其中一個片刻而已,台下的組織工作往往不足為道。不過,我想更積極的是,透過《飛蛾撲火》或許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台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在今(2023)年 6 月 1 號已經簽訂了首批協議,內容涵蓋「關務管理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五項議題,後續還將談判七項議題,包括勞動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本文承接前一篇「各國護士離職與台灣情況」的分析,進一步介紹各國面對此一衝擊,有哪些訴求與因應策略。透過文獻回顧的方式,本文將摘要介紹影響護理人員離職傾向的種種因素,包括病患的分流、醫療體系的管理效率、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醫療體系是由一線的醫護人員組成,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為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勞動條件與保護,是確保醫療體系不致崩潰的重要環節。而世界各國調查疫情下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態,護士皆為負荷最大、最身心俱疲的群體,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台鐵公司化的合理化基礎為提振公共安全。然而,從公司化本質、過往台鐵的發展歷程來看卻很難有證據可以支持這樣的說法。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國發會於3月30日公布了2050年的淨零路徑及策略,為淨零踏出關鍵一步。不過詳究內容,有諸點尚待深議。 碳定價如何成功減碳 首先,關於碳定價。目前唯一措施為碳費。但設立碳費,不必然抑制碳排量。目前尚無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2050年淨零碳排是改善氣候暖化的重要目標。不過,這對台灣挑戰性極大,尤其如何能兼顧產業、環境,甚至人權。追根究底,我們是否可以無止境地開發再生能源來滿足電力需求?若不能,我們該如何面對可能的缺電危機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即便理論上各國都可在貿易自由化中受惠,但事實上,在沒有可將貿易所帶來的紅利進行妥善分配的機制下,貿易自由化往往形成特定的受害者,激化各國的內在矛盾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原本新古典經濟學要我們「相信」老闆跟千千萬萬勞工一樣,沒有任何的議價能力,勞工可以創造多少的價值,他就需要給多少工資,不然的話,勞工就會跑到別地方去。但是,此篇研究「證實」,老闆或許真的跟你不一樣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7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將持續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在各項社會活動有條件迎向復甦的時刻,日前主計處公布今年6月失業率為4.8%,創下10年來新高,因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隨著疫情暴起,政府推出紓困4.0方案,其中部分用於補貼企業的勞動成本,讓勞工在工時可能減少的情況下能繼續拿到一定比例的薪資。然而,與先進國家的政策相較,台灣的薪資補貼政策儘管基本理念類似,但目前方案至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COVID-19疫情因應不當」被視為川普落選(編按)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選結果可以解讀為美國選民「重視防疫勝過經濟」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多項研究顯示,經濟依然重要,而且在疫情帶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EPN 對台經濟的整體影響 前一篇文章談到台灣協助美國削弱中國發展可能,就算沒有經濟利益,只要美國坐穩老大哥位置,或可更確保台灣安全。然而,在美國設廠、停接中國訂單並不見得真的符合台灣產業的利益。因此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貿易交換或合作關係? 自8月底政府宣布將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來,美國負責貿易談判的貿易代表署並未如預期地與台灣展開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反倒是國務院積極地對台聯繫,9月底柯拉克即來台說明「經濟繁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宣布,2021年1月1日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與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開放目的眾說紛紜,起初政府說是為了與美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或雙邊貿易協議(BTA),但美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眾說紛紜。不過,不論是以出口來看,或是以外銷訂單來看,如果忽略三角貿易(台灣接單、中國生產),都將低估台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近日因太魯閣號出軌事故使台鐵是否公司化的問題再度甚囂塵上,要進入公司化的論辯前,過去台鐵與他國歷史可供借鏡。 因台鐵長期鉅額虧損,「公司化」早已成政策命題。2003年左右,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就提出過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政府推行政策須透過數據說服公眾,不過,數據的使用往往相當可議。為釐清政府說法與真實之間的落差,共力研究希望能讓公眾更能自主判斷政策的潛在影響。 今天想和大家談談關於萊豬進口的四個「數據迷思」 1.進口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
近日長榮空服員罷工,其中一項訴求是「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並舉勞工董事為例。儘管勞工參與公司治理的方式很多,發動此次罷工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也表示,並非只接受勞工董事的方案,但勞 …
by 共力研究社 (T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