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為了確保人民維持一定的生活,可能還是得有不少人照常上班。要強化戰爭時的社會韌性,可能離不開勞動。但是…這些去上班的人,他們的安危和權益,會有保障嗎?但是戰爭下的勞動,會是什麼樣子?
標籤
戰時勞動
-
-
上一篇文章已經粗略討論了「民防」,接下來的問題是,民防面對的是災害搶救、緊急應變,但當戰事延續,社會機能的維持,包括物資的生產、重要服務的提供,並不能僅靠民防。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有必要引入「必要工作」的概念。其核心概念就是維持原先的民間生產與雇用,也就是在急難期間部分勞工需要繼續上班,以維持社會運作機能。
-
若戰爭爆發且持續,前線支援、民間救援與社會機能勢必需要維持,到時哪些勞工需要出勤,受誰的監督管理,其安全保障為何,其家屬如何得到照顧,甚至戰時台灣勞工如何能得以最大程度確保生產力,充足供應前線戰鬥與國民生存需求,協助抗戰勝利,這些都可能是到時難以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