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民主之經濟理論分析:從勞工董事談起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869 瀏覽次數

研究摘要

甚麼是產業民主?簡言之,工人以及其他社會利害相關者,共同參與公司治理,便是產業民主的基本原則。

大原則雖然簡單,具體的制度形式卻可以十分多樣與複雜。從建立工會與團體協商制度,成立勞資會議,設立勞工董事,到廣泛的公民直接參與及審議,或是所有者與生產者結合的工人合作社,雖然都可以冠上產業民主或經濟民主之名,其政治經濟意涵與影響卻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如果不想僅僅停留在抽象價值論述的層次,就要先界定清楚我們是在哪個層次上,談哪一類的產業民主制度。

本系列研究所談的產業民主,主要針對的具體制度形式是勞工董事,附帶地涉及一些社會大眾參與企業治理的議題。但由於本章是以經濟學理為主,抽象程度較高,許多經濟原理也可以適用於其他的產業民主形式。其他章節則直接針對勞工董事制度,不涉及其他產業民主制度。

研究大綱

一 、勞工董事及勞資會議經濟論述

1. 導論

2. 為什麼支持產業民主?

3. 為什麼反對產業民主?

4. 制度配套

5. 產業民主與國公營事業之社會監督

6. 結語:社會互動與民主學習

二、德國勞工董事之歷史,制度與權力分析

1. 導論

2. 勞工董事與工會

3. 關注之議題 / 與其他參與者互動

4. 實質影響力

三、德國勞工董事經濟效果 – 量化分析

1. 導言

2. 德國勞工董事制度要點

3. 量化研究:經濟效果

4. 經驗研究發現的理論意涵

四、臺灣國營事業勞工董事之實務運作初探

1. 導論

2. 訪談內容摘要

3. 討論與小結

五、初估金融控股勞工董事影響

1. 背景

2. 資料

3. 研究方法

4. 估計結果

5. 小結


研究內容節選

一、勞工董事及勞資會議經濟論述

二、德國勞工董事之歷史,制度與權力分析

三、德國勞工董事經濟效果 – 量化分析

四、臺灣國營事業勞工董事之實務運作初探

若欲參閱完整研究報告,歡迎來信 kunglitaiw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