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貿易隱含的對中經濟依賴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417 瀏覽次數

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眾說紛紜。不過,不論是以出口來看,或是以外銷訂單來看,如果忽略三角貿易(台灣接單、中國生產),都將低估台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一、對中出口上揚成為疫後主要經濟動能

疫情後,全球各大經濟體皆陷入經濟衰退危機,然而,台灣卻成為極少數經濟未見衰退反而提升的經濟體之一。有一說是因台灣防疫得宜,所以經濟未受衝擊。然而,若細究GDP支出面組成,可以發現2020年前3季,國內民間消費分別較2019年前3季衰退2.8%,代表台灣境內雖未有大規模的疫情擴散,但仍對消費產生重大危害。

在此期間,真正為台灣經濟帶來增長的是資本形成與淨出口的提升。相較於2019年前3季,資本形成與淨出口分別增長7.04%與13.47%。至於2019年前3季,相較於2018年前3季,資本形成與淨出口年增率則為4.24%與5.57%,顯見淨出口的大幅提升,對2020年台灣經濟帶來相當的助益。

再細究出口的流向,可以發現疫情後,台灣對中國的出口金額大幅攀升,從而使得中國佔台灣出口比重提升。

如圖1所示,2020年3月受疫情衝擊台灣總出口衰退0.7%,但對中國的出口反而逆勢貢獻總出口增加1.37%(對中出口增加金額 / 前一年度同期總出口金額);到8月之前,在總出口未明顯增長之際,對中出口貢獻總出口的年增率在4.1%-5.4%之間,降低總出口下滑幅度;在8月以後,雖然對其他國家出口也開始增長,但對中出口仍扮演帶領總出口上揚的最主要來源。

來源:財政部貿易統計、作者整理

對中出口的大幅上升,使得其佔台灣總出口比重大幅攀升。圖2顯示,相較過去幾年對中出口佔比大致在40%上下波動,2020年第2、3季,對中出口佔比超過45%。而若觀察對中淨出口佔台灣GDP的比重,雖然仍較金融海嘯前為低,但又從過去低點的10%左右,拉升到14.52%。這使得2020年整年度對中淨出口佔台灣GDP的比重拉回到13%。

二、對中出口高就等於依賴中國?

疫情後對中出口的提升,也帶來了是否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的論辯。面對各界疑慮,甚至是中國的挑釁,政府指出,因為台灣生產電子關鍵零組件,故並非台灣依賴中國,而是中國依賴台灣。然而,如果真的要來談論「依賴」的問題,必須要更全面地拆解貿易的各個面向。

對中的貿易可簡單區分成兩大面向:直接的商品貿易,以及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出貨的三角貿易。

前者以中國作為「市場」,不論是終端產品或是半成品,在台生產加工並透過台灣海關出口中國。不過,是不是以中國作為市場,就代表台灣對中國依賴?如果兩岸有明確的產業分工,彼此互為依存,那很難說是誰單方面依賴。但若是產業內貿易,也就是彼此的產品差異不大,那就可能會是台灣產業單方面地依賴中國市場。這部分見(影片製作中)。本文想特別探討的是第二種貿易型態,即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並出口他國的三角貿易型態。在近期的經濟依賴的論辯中,僅關注對中國的直接出口貿易,但若台灣高度地倚賴中國生產出貨,那我們將低估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三、三角貿易的記帳與經濟意義

依照主計總處界定,三角貿易為「台灣接單,委由第三地生產供貨」或是「台灣接單,向第三地購買供貨」。由於是直接由第三地供貨,商品不會經由台灣的海關,所以不會呈現在海關出口的數據上。但台商透過此一過程所賺取之利潤將計入到GDP的貿易記帳中,見圖3。

舉例而言,如果美國跟台灣廠商下單100元的商品,但台商委由在中國的子公司生產出貨,委託費95元,剩下利潤5元。在GDP的記帳中,是向美國輸出商品100元,但向中國輸入服務95元,貢獻GDP的會是淨輸出的5元。換言之,三角貿易的重要經濟意義之一是,三角貿易所創造之GDP完全只有廠商利潤

接著,雖然海關出口不計算從第三地的出貨,但因GDP記帳會將「外銷訂單」都視為輸出,故相較於實際出口,外銷訂單與GDP記帳,會放大下單國對台灣的出口貢獻。相對的,因為第三國的貢獻被視為進口服務,所以會被視為淨輸出(GDP的組成之一)的減項,故會降低該生產基地對台灣的GDP貢獻。簡單呈現如下表。

註:作者整理

不過,即便是由海外供應,海外的生產基地有可能回頭向台灣購買中間財,對國內生產產生提振作用。所以更複雜一點的狀況可能如下圖4。

舉例來講,apple下單給鴻海手機訂單,鴻海委由在中國的子公司富士康生產,富士康向台灣訂購台灣的電子零組件,那即便最後是由富士康出貨給apple,仍舊帶動了台灣的電子零組件生產。

不過,這樣的產業鏈分工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可以存續,這就涉及以中國作為「市場」的貿易關係,這部分請見(影片製作中)。

嚴格來講,跟三角貿易本身並非直接相關。三角貿易的記帳雖然維持了與一般貿易相同的「出口給下單者、向他國進口原料或服務來完成出口」的邏輯,但也忽視了三角貿易中,生產行為不在國內進行的特殊性。畢竟仰賴他國生產基地,和只是進口他國產品進行生產,有極大的不同。

接下來,我們來衡量三角貿易的規模。

四、三角貿易的規模

三角貿易是接單與生產的分割,故要檢視三角貿易的規模,需從「外銷訂單」切入。

圖5為2011年後台灣所接到外銷訂單的金額,依規模大小,依次為美國、中國及香港、歐洲、東協、日本,其他地區加總與東協規模相當。疫情後,美、中所委託的外銷訂單激增,歐洲訂單在8月後也快速攀升。

當外銷訂單的成品由國內供應時,會從台灣的海關出口。圖6呈現的數值為出口除以外銷訂單的比例(「出口外銷訂單比」),可用以觀察外銷訂單中多少比例是從台灣海關供貨。雖然外銷訂單與出口本來就會出現時間差,但將時間拉長來看,這樣的差異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出口外銷訂單比」大致呈現三種分布。其一,對中國與東協在100%以上。由於該兩地相對於台灣為後進國,向台灣下訂的商品屬後進國尚未有的品項,故不太會有台廠再委由海外後進國生產供應的狀況。高過100%代表部分出口並非源於中國與東協向台灣所下的訂單。

其二,對美國、歐洲出口則僅佔外銷訂單的2-4成,也就是絕大多數歐美訂單並非由台灣直接供貨,屬於三角貿易由於歐美訂單佔總外銷訂單的56%,可謂台灣絕大多數取得的外銷訂單由台灣自身供貨的比例並不高。相對的,中國與東協給的訂單量雖低於歐美,但因直接由台灣出口的比例較高,故該兩地區為台灣最主要的出口地,2020年分別佔台灣總出口的43.9%與15.4%,美國與歐洲則僅為14.6%與8.2%。

其三,對日本的出口外銷比介於上述兩類別之間,且該比例隨時間提升,有可能代表其部分需求直接委由後進國供應,或是其所需商品由台自製的優勢提升。不過,即便自產率提高,由於日本的訂單規模較小,2020年其僅佔總出口的6.8%。

另一個可供對照的資料是經濟部做的「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為每年3月底前,調查約2700家廠商於前一年的外銷訂單生產狀況。圖7為外銷訂單在台灣、中國及香港、其他地區的生產比例。很明顯的,外銷訂單最主要的海外生產地就是中國,2019年估算佔海外生產的85%(中國生產比例/所有非台灣生產比例加總)。也就是說,歐美給予台廠的巨額訂單絕大多數均由中國生產供貨。

2020年美、歐、日的外銷訂單總計為2,991億美元,台灣對該三地出口額為1,021億美元,故海外生產供貨金額為1,970億美元。若2020年中國佔海外生產比例與2019年同樣為85%,那就是1,679億美元由中國生產出貨。

五、外銷包含三角貿易的經濟規模評估

一般在描述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時,多以對中出口佔總出口比例、中國外銷訂單佔比、或是對中國淨出口佔GDP比重。

不過,前2者忽略了三角貿易(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且以總出口或總外銷訂單作為分母,較無法直接掌握對GDP的影響。後者雖直接呈現了對中貿易淨額對GDP影響,但因對中進口有可能作為出口其他國家的原材料,或是作為國內消費使用,作為對中出口減項時會低估中國市場的助益;相對的,對中出口商品有可能使用從他國進口之原材料生產,若不加考慮,會高估中國市場對台灣經濟影響。同時,海關資料的淨出口仍未考慮三角貿易。

因此,我們需要一些新的指標來可同時呈現中國市場與中國生產基地對於GDP的影響。本文提出透過外銷訂單、出口資料,以及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廠商利潤率,我們可簡單估算外銷訂單由台灣出口與海外出貨對台灣GDP的貢獻程度。

第1步,出口部分。依2018年經濟部估算,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為29.1%,假設出口商品的附加價值率與供應國內之產品相同,那我們可估算出海關出口到各國所創造之GDP,如表2。(來源:財政部貿易統計、估算GDP為出口值乘上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為29.1%)

第2步,三角貿易部分。美、歐、日與其他國家給予台灣外銷訂單與實際上台灣出的差額,即為委由他國生產之金額。假設在中國生產比例同於2019年的85%,其餘由其他國家生產。三角貿易的利潤會計入GDP,依105年的工業及服務業普查中製造業利潤率為8.5%,考量海外生產的利潤率應較國內為高,故簡單假設為10%。表3估計不同下單國、生產地的三角貿易對GDP貢獻。(來源:財政部貿易統計經濟部外銷訂單調查,假設中國佔海外生產比重85%,海外生產利潤率為10%。)

第3步,外銷訂單對GDP的總貢獻。將估算出之直接出口GDP與三角貿易GDP加總如表4 (來源:作者估算)。外銷訂單所貢獻之GDP總計為121,369百萬美元,對照2020年全年GDP的669,324百萬美元,約佔18%。

表5將表4之數值全部轉換為佔全年GDP比重,三角貿易佔GDP估計為3.2%。

來源:作者估算,2020年全國GDP為669,324百萬美元。

上述估計之三角貿易佔GDP總額,與主計總處所稱的近十年3.5-4.4%相當接近,代表初估的方向大致合理,故可用於後續分析。

如果純粹以下單/出口的對手國來看,出口/輸出中國所貢獻之GDP為總出口/輸出的36%,且比美國高出7成。但如果將三角貿易在中國生產所創造之利潤也計入,中國對台灣GDP的貢獻達9.2%,為總出口/輸出的51%

簡言之,如果將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所貢獻的GDP算成中國貢獻而非下單國貢獻,中國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實質上大致是我們總外銷創造GDP的一半

整理不同指標所呈現出的中國市場與生產基地對GDP份額,如表6。可發現若加入三角貿易委由中國生產的貢獻,中國對於台灣外銷的影響較原指標為大。至於佔總GDP影響較原指標小,原因在於對中淨出口並未考慮原材料來自於其他國家的進口,故放大了其對於GDP的影響。

註:資料來源自財政部貿易統計經濟部外銷訂單調查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作者估算。估計出來的「對中出口GDP+委由中國生產佔總GDP比重」(9.2%)雖較「對中淨出口佔GDP比重」(13%)為低,但兩者基礎不同。前者是直接將出口或是委由中國生產的進口成本扣除,進口除來自中國外,亦可能來自其他國家;後者是僅以從中國來的進口做為減項。由於出口中國的商品的原料或中間財很可能多來自其他資本密集國,故後者會高估輸出中國的貢獻。

雖然2020年中國對台灣的外銷GDP貢獻影響超過一半,不過,圖7中的台灣供貨比例,與圖6中台灣對中國、東協(最大兩出口地)的出口訂單比,均呈現近年來台灣自產率逐年微幅上升的趨勢。由圖7也可發現,2016年後,在中國進行海外生產的比例下降的同時,在其他地區進行海外生產的比例也在提升。這代表在中國的生產開始回流台灣與其他地區,這與近年美中貿易戰、全球供應鏈重整的趨勢吻合。這樣的趨勢是否可以繼續,會是接著的觀察重點之一。

六、電子資通訊產品是三角貿易主要產品

台灣高度依賴電子產業作為外銷主力,社會普遍認為台灣在電子業佔據關鍵地位。然而,電子業的生產是否掌握在台灣手上,抑或高度仰賴海外生產基地,需要進一步分析。

圖8將外銷訂單以是否為電子資通訊產品分為兩大類,可發現近幾年電子資通訊產品占外銷訂單的比重提升,且疫情後的差異更為擴大。

來源:經濟部外銷訂單調查、作者整理

圖9則是該兩大類產品的出口占外銷訂單比重。電子產品比傳產更倚賴海外生產基地,近幾年,電子產品訂單由國內出口的比重為4-6成,非電子產品則在8成左右。2016年後兩大類產業的出口占外銷訂單比重有回升,但2020年又轉而大幅下滑,代表2020年激增的訂單量海外生產比例比前幾年高。

而就生產地來看,電子產品的外銷訂單5成以上仍是由國內供應,2016年後有明顯的提升(如圖10)。中國生產比例在2012年達到高峰,其後逐漸下滑,2012-2015年主要改由其他地區生產,但2016年後改由國內供應。

資通訊產品由國內自產的比例甚低,不到1成,8成以上均由中國生產,且在2019年之前,中國生產的比例逐步提高,自製比例逐步下滑(如圖11)。2019年中國生產比例驟降,由國內供應比例雖有上升,但主要是改由其他地區生產。

延續上述估算GDP的方式,同樣假設出口的附加價值率為29.1%、中國生產佔海外生產比例與2019年相同、海外生產有10%為利潤率將計入GDP。估計如表7。

註:假設2020年海外各地生產比例與2019年相同、出口附加價值率29.1%、海外生產利潤率10%。

由表7可見,電子、資通訊產品為總外銷訂單的61%,但因比其他產品更仰賴在中國生產,所以出口佔比僅53%。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三角貿易委託中國生產的產品中,有75%為電子、資通訊產品。可見,相較於其他產品,電子、資通訊更仰賴中國。

在GDP貢獻上,估計2020年電子、資通訊產品出口及三角貿易貢獻GDP約10.1%,然而,其中有1.8%源於中國生產。也就是說電子、資通訊產品所有的輸出貢獻GDP中,有17.8%是中國生產基地所貢獻的廠商利潤。相對的,其他產品GDP僅10.7%是中國生產基地所貢獻的廠商利潤。

七、小結

在衡量對中經濟依賴時,除對中國出口(中國作為市場)外,還需考量以中國作為海外生產基地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台商透過在中國之子公司生產出貨雖不計入台灣的海關出口,但廠商利益仍計入台灣的GDP中。

美國與歐洲所給予台灣的外銷訂單中,7到8成由海外生產供應,而中國為最主要的生產基地,約佔海外生產的85%。這使得一大部份外銷訂單對台灣GDP的貢獻來自於廠商在中國生產的利潤。

若將「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對GDP的貢獻計入中國對台灣GDP的貢獻,則估計2020年出口中國、以中國為生產基地貢獻台灣9.2%的GDP,佔總外銷/出口貢獻GDP的51%。相對的,若未計入中國對三角貿易的貢獻,該兩數值為6.6%與36%。可見,不考慮三角貿易將低估台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以產業區分,電子資通訊產品海外生產比例在6到8成,相對於傳統產業更依賴海外生產。在電子、資通訊產品出口及三角貿易貢獻GDP的10.1%中,1.8個百分比源於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所創造出的利潤。

2016年後海外生產比例、中國供應比例雖有下降趨勢,但2020年台灣出口佔外銷比例又急遽下滑,顯示海外生產比例再度飆升。由於台商在中國的產能最高且中國疫情相對穩定,海外生產比例的上升很可能集中於中國。這是否會影響長期趨勢,尚待觀察。

以上分析僅著墨在非中國市場但在中國「生產」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這部分在目前對中經濟依賴論辯中被忽視。探討以中國作為「市場」的依賴關係,將在未來透過影片的方式為大家講解(影片製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