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護理人力衝擊 (1) – 各國護士離職與台灣情況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5,330 瀏覽次數

(本文內容改寫自北市聯醫工會委託本社之研究案,並請參考北市聯醫工會臉書專頁)

醫療體系是由一線的醫護人員組成,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為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勞動條件與保護,是確保醫療體系不致崩潰的重要環節。而世界各國調查疫情下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態,護士皆為負荷最大、最身心俱疲的群體,疫情帶來的壓力往往導致各國護士離職傾向提高,並可能使護理人力供需失衡更加惡化。

台灣也不例外。近來隨著Omicron變種病毒在台灣快速傳播,湧入各大醫院的重症病患快速增加,身為病患主要照護者的護理師面臨極大的工作負荷與壓力,部分收治COVID重症病患的醫院也出現人力減少的情況。

本文將說明,雖然以近期資料看來,台灣整體的護理人力尚未明顯受到衝擊,然而從全國與北市聯醫的比較中,可發現支援COVID醫療較多的北市聯醫已出現人力流失的狀況。以較少的人力因應此波更加嚴峻的疫情,護理人員正處於前所未見的負荷與壓力之下。由於此波疫情較過去更加嚴峻且廣泛傳播,未來全國護理量能也可能受到類似衝擊。

本文以下先摘要呈現國外研究中,疫情影響護理人力的情況,接著檢視台灣現況,以資料分析目前收治COVID病患較多的北市聯醫,已出現人力減少的情況,護理人員正承受比以往更大的工作負荷與壓力。

本文為此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聚焦於分析疫情下護士壓力升高的來源與台灣現況。第二篇將介紹其他國家在因應疫情的這兩年多以來,護理師工會與相關單位針對疫情對護理人力的衝擊,所提出的訴求與因應做法。

疫情導致各國護士離職率上升

許多國家在疫情爆發後出現護士離職潮,使原先就已供需失衡的護士荒更加嚴重,並形成惡性循環:疫情加重工作負荷,導致護士身心過勞、離職,再使供需惡化。例如:

  • 日本[1]:2020/09,政府調查2,765 醫院管理者中,收治COVID-19病患醫院的離職率是 21.3%,其餘為11.3%。
  • 英國[2]:2021/10,線上調查Royal College of Nursing的9,577會員,74%一周至少超時工作一次、68%壓力爆表、62%太忙以致於無法提供應有照護。57%打算離職,前一年僅36%,原因為價值感低落70%)、壓力太大(61%)、太累(60%)、人手不足(59%)、待遇太差(53%)。
  • 愛爾蘭[3]:2020/08-09,線上調查2,642名護士與助產士,61% 考慮轉換職業。
  • 美國:
    • 2020年針對124家機構、20,665醫護人員調查[4],其中包括2,301名護士。40%護士考慮離職,原因包括過累、工作負荷、COVID-19相關壓力。
    • 2021年針對400第一線護士調查[5],22%考慮離職,60%相較於COVID-19前更有可能離職。原因包括人手不夠、工作量、精神傷害(emotional toll)。
    • 2021年針對 5,000名護士與其管理者調查[6],整體11%傾向離職,20%尚未決定。整25年以上護士以及管理者最高。
    • 麥肯錫調查[7],疫情第一年15%護士離職,前一年僅5%。20%考慮之後不再做第一線護士。
    • 2021/08,Association of Critical-Care Nurses (AACNA)對6,000重症照護護士調查[8],66%因疫情經驗考慮轉行,92%認為疫情重創所在醫院的護士人力,並縮短其職業生涯。

針對護士在疫情壓力下離職,許多分析探討背後原因,除了供需失衡導致在勞動現場過勞與工作安全惡化之外,來自家庭的壓力、社會的汙名,管理層的支持不足,都促使各國護士離職傾向提高。例如:

  • Galanis, P. et al. (2021)[9] 整合16篇研究,涵蓋18,935名護士,發現最主要導致護士過勞原因為–在隔離區工時增加、在高風險區工作、醫院缺乏人力物資、工作量增加、COVID-19-19相關訓練減少。
  • Franklin P, Gkiouleka A. (2021)[10] 整理220篇文章,發現風險源於4大部分:個人防護裝備、工作內容、所在機構、社會形象。護士提報的健康狀況,較其他的醫護人員為差。
  • Jun, J. et al. (2021)[11] 統整2020疫情前期的文獻後指出,護士過勞應視為系統性問題所導致的症狀–「照護安全性、照護品質、患者滿足度、護士的生產力的惡化與下降,均與護士過勞有關。過去,過勞被視為個人問題,但重新界定過勞為組織、集體問題,方能更廣泛地解決護士過勞。」
  • Kisely S et al. (2020)[12] 回顧文獻後總結,影響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不只在工作現場,還包括:較年輕、較資淺、小孩尚需撫養、家人受感染、過長的隔離時間、缺乏實際支持、社會汙名等。

一些研究也指出,專業護士的養成需要大量訓練與時間,離職對醫院造成之成本相當可觀。例如:

  • Jones & Gates (2007)[13] 估計重新聘僱護士的成本為離職護士的1.3倍。
  • Shaffer & Curtin (2020)[14] 估計護士離職率每提高1%,美國醫療機構需支出32.8萬美元[15]
  • Muir et al. (2021)[16] 估計平均每間醫院,每年因護士離職所需負擔的成本,均攤到每個護士身上的話,為1.7萬美元[17]

台灣情況:聚焦北市聯合醫院

在2022年之前,已有一些研究發現過去兩年的疫情已加重了台灣護士的心理壓力,加劇精神創傷、過勞、離職傾向。例如:

  • Chen, R. et al. (2021)[18] 2020年訪問12,596 護士,52.3%所屬醫院收治COVID-19病人。發現女性、ICU、COVID-19收治醫院、COVID-19部門工作之護士精神創傷程度較高。ICU與照顧COVID-19病人的護士中,15%有精神創傷症狀。
  • Li, T.-M. et al. (2022)[19]. 2020/07-12網路訪問1,499全職護士,其中41.2%曾照顧COVID-19病人、55%過勞、18%沮喪、23%考慮離職。並發現被調度、增加工時、受到職業歧視者的離職傾向較高;有接受機構足夠訓練、機構支持者離職傾向較低。

這樣的心理壓力是否已經反映到護理人數的變化,出現離職人數增加或新進人數減少的現象呢? 檢視統計資料,我們發現過去兩年的疫情尚未導致全國護理人力大幅減少,但這可能掩蓋了部分收治COVID病患較多的醫院的情況。

台灣目前各種醫療人力統計資料之中,以健保署所發布的資料最詳細。以下的分析主要基於健保署發布的全國「護病比」資料。

「護病比」中的護理人數資料記錄一般病房的護理人數,但不包括COVID-19專責病床與照護的護理人數。基於此一特性,我們可以預期,在疫情高峰期間,當許多護理人員被調派至專責病房時,健保署統計資料中的護理人數應會下降,而在疫情高峰過後,隨著護理人員回到一般病房,統計資料中的護理人數應隨之回升。

因此,我們可以注意觀察疫情高峰過後的護理人數,是否回復到疫情高峰之前的水平,若護理人數回復,代表疫情所造成的負面衝擊,尚不影響到整體護理量能,而若人數沒有完全回復,則可能顯示疫情衝擊導致護理人員減少。

台灣在2020/3新增確診人數達283人[20],其後超過該新增確診人數的月份為2021/5-8、2021/12-2022/5,這些月份應該也是對專責病房的護理人力需求最高的月份。在圖1中,我們將這些疫情高峰的月份以藍底標示,對照全國總計[21](橘線)之「全日平均三班護理人員數」,可以看出在疫情高峰期(單月新增確診人數超過2020/3水準,下圖藍底)過後(下圖綠色圈圈),護理人數均有回升到108/01的水準。顯示過去疫情對於全國護理人員的量能尚未產生明顯的負面衝擊。

註:資料來源為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於VPN登錄之各月份全日平均護病比」。數值為當月護理人員數除以108/1護理人員數,黑色虛線為1。藍底標註當月新增確診人數大於2020/3水準之月份。綠色/紅色圈圈標註疫情高峰後的回復狀況。

與全國總計人數相較,北市聯醫在疫情高峰期間「全日平均三班護理人員數」則減少較多,反映北市聯醫有較高比例的人力調度至專責病房。2020/3-4,北市聯醫有15-18%護理人力調度到專責病房或離開崗位,遠高於全國的9%。2021/5-8,北市聯醫最高則有23%護理人力調度到專責病房或離開崗位,亦遠高於全國最高的11%。換句話說,北市聯醫的護理人員較全國護理人員,更多暴露在COVID所產生的負面衝擊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比較圖1中的北市聯醫與全國總計護理人數,可以看出在疫情高峰過後,北市聯醫的護理人數回復程度落後於全國,如圖中兩個紅色圈圈處所示。綜觀整個時間序列,我們發現,在COVID之前,北市聯醫與全國護理人數變化亦步亦趨。但2020年疫情高峰之後,北市聯醫護理人數雖有回升,仍與108/01差距約1%。2021年疫情爆發前,人力已少6%[22]。2021年疫情爆發後,直到2021/12,一般病床護理人力較2019/01少了12%。換句話說,北市聯醫護理量能其實經過前兩年的疫情之後已有所減損。

註:資料來源為「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於VPN登錄之各月份全日平均護病比」。數值為當月護理人員數除以108/1護理人員數,黑色虛線為1。藍底標註當月新增確診人數大於2020/3水準之月份。土黃色圈圈標註疫情高峰期的一般急性病房(非專責病房)人力狀況。

而在北市聯醫各醫院中,和平婦幼醫院是人力減損最明顯的醫院。比較圖2中的藍線(北市聯醫全體)與綠線(和平婦幼)的護理人數,可以看出和平婦幼在COVID之前,其護理人力變動與北市聯醫、全國整體亦步亦趨。但2020疫情爆發後,2020/3-4高達41%人力調度COVID-19專責病房或離開崗位。2021年疫情高峰期,最高81%人力調度專責病房或離開崗位。在最新一波疫情之前,和平婦幼的一般病房護理人數僅達COVID之前的六成左右。

在疫情趨緩,專責病房人力回流的前提下,北市聯醫特別是和平婦幼的護理人力之所以未能完全回升,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醫院支援COVID-19比例較高,導致其護理人力流失。不過,疫情對人力之衝擊的原因與機制有多種樣態,究竟流失是短期調度造成的,例如可能仍有部分人力留守專責病房,或是支援其他業務(如幫忙注射疫苗)等,或是更長期性的,如現任護理師離職增加以及新進人員招募困難,以及這些原因各自的比重如何,則需更直接的資料佐證。

但不論具體原因或機制為何,我們至少可以確認,北市聯醫的護理人員,是以更短缺的人力在因應 2022年此波更加嚴峻的疫情,護理人員承受更大的工作負荷與心理壓力,是現在進行式。

小結

全國護理量能在2022年前尚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北市聯醫已出現人力下滑,故有可能是因支援COVID-19程度不同所致。由於此波疫情遠較過往為大,且擴散全國,有可能會影響未來全國護理量能。

北市聯醫中,以和平婦幼支援COVID-19比例最高,故其可能受影響最大。

不在職人數(離職+留停)尚未成為北市聯醫人力流失主因,但2020、2022年疫情期間離職人數均有明顯提升,可能會影響當下護理量能。

疫情後北市聯醫一般病房的新進人力大幅下降,導致人力減少。若未加以改善,在現今及未來的疫情中,恐形成人力緊縮的惡性循環。

可接續下篇:疫情對護理人力衝擊2: 各國訴求與因應策略


參考資料

[1] Japanese Nursing Association (2021) Survey Results on the Actual Status of Nurses’ Responses to COVID-19 JNA News Release 2021.March Vol.34 https://www.nurse.or.jp/jna/english/news/pdf/2021nr_34.pdf

[2]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2021) Employment Survey 2021.RCN, London. https://www.rcn.org.uk/professional-development/publications/employment-survey-2021-uk-pub-010-075

[3] Lambert S, Mahon A (2021) An exploration of the wellbeing of nurses and midwives in Ireland: A research project to inform the ‘Let’s Talk About It’ mental health collective for INMO members. INMO, Dublin.

[4] Sinsky, C. A., Brown, R. L., Stillman, M. J., & Linzer, M. (2021). COVID-Related stress and work intentions in a sample of US health care workers.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Innovations, Quality & Outcomes, 5(6), 1165-1173.

[5] Gretchen B, Lapointe M, Murphy M, Viscardi, M (2021) Nursing in 2021: Retaining the healthcare workforce when we need it most. McKinsey and Co.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healthcare-systems-and-services/our-insights/nursing-in-2021-retaining-the-healthcare-workforce-when-we-need-it-most

[6] Raso, R, Fitzpatrick, J; Masick, K. (2021) Nurses Intent to Leave their Position and the Profess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ONA: The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October 2021 – Volume 51 – Issue 10 – p 488-494

[7] Smyth J, Asgari N, Burn-Murdoch J (2021) ‘Totally exhausted’: latest Covid wave pushes US nurses to brink” Financial Times, 28 th September.

[8] Hurt A (2021) Nurses ‘At the Breaking Point,’ Consider Quitting Due to COVID Issues: Survey. Medscape, October 8 th .

[9] Galanis, P., Vraka, I., Fragkou, D., Bilali, A., & Kaitelidou, D. (2021). Nurses’ burnout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during the COVID ‐ 19 pandemic: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analysi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0] Franklin P, Gkiouleka A. (2021) A Scoping Review of Psychosocial Risks to Health Worker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5):2453.

[11]  Jun, J., Ojemeni, M. M., Kalamani, R., Tong, J., & Crecelius, M. L. (2021).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burnout, patient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103933.

[12]  Kisely S, Warren N, McMahon L, Dalais C, Henry I, Siskind D et al. Occurrenc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emerging virus outbreaks on healthcare workers: rapid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20; 369

[13] Jones, C. B., & Gates, M. (2007).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nurse turnover: A business case for nurse retention. The Online Journal of Issues in Nursing, 12(3).

[14] Shaffer, F. A., & Curtin, L. (2020). Nurse turnover: Understand it, reduce it. My American Nurse, 15(8), 57-59.

[15] 台灣薪資與物價約為美國1/3,故相當於新台幣300多萬元。

[16] Muir, K. J., Wanchek, T. N., Lobo, J. M., & Keim-Malpass, J. (2021). Evaluating the Costs of Nurse Burnout-Attributed Turnover: A Markov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

[17] 台灣薪資與物價約為美國1/3,故相當於新台幣17萬元。

[18] Chen, R., Sun, C., Chen, J.-J., Jen, H.-J., Kang, X.L., Kao, C.-C. and Chou, K.-R. (2021), A Large-Scale Survey on Trauma, Burnout,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N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t. J. Mental Health Nurs., 30: 102-116. https://doi.org/10.1111/inm.12796

[19] Li, T.-M., Pien, L.-C., Kao, C.-C., Kubo, T., & Cheng, W.-J. (2022). Effects of work conditions and organisational strategies on nurses’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30( 1), 71– 78. https://doi.org/10.1111/jonm.13485

[20] 雖後續變種病毒的重症率較低,但簡化以2020/3作為比較基準。

[21] 包括醫學中心、醫中兒醫、區域醫院、地區醫院

[22] 2021/5疫情爆發,此前,2021/3、4的新增確診人數為75、98人,專責病房的需求應低,但護理人數並未回升,故推測可能反映人員降低排班或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