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永續,薪資何在?」為何台灣藝文工作者十年來薪資成長停滯?

by 共力研究社 (TPEC)
265 瀏覽次數

執政黨提出「文化永續,世界台灣」的政策目標,對藝文工作者權益保障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包括保險、創作貸款、緊急救助、工時、性別平權、安全及智財權的保障等多方面考量。然而,根據共力研究社去年的調查分析[1],驗證了藝文工作者「低薪、風險高、壓力大」的勞動與生活處境。

以「創作及表演藝術業」為藝文工作者代表,並參考勞動部、工商普查與上市櫃公司等公開資料發現,台灣藝文工作者的總年薪近十年來維持在45萬至53萬之間,並未顯著成長。若再考慮通膨,藝文工作者實質上是薪資倒退。

藝文工作者十年來薪資原地踏步,落後於服務業

相較於服務業,創作及表演藝術業2023全年總薪資為53.3萬,僅比2013年高4%,而同期服務業年薪增長幅度則為24%。

在平均薪資方面,創作及表演藝術業的薪資明顯低於工業與服務業的水準,2013年創作及表演藝術業與服務業的年薪差距是落後9%,但到2019年差距擴大到了18%,且隨疫情爆發差距繼續擴大,在2021年時差距達到26%。藝文工作者不僅沒有分配到整體經濟成長的果實,在經濟體系受到打擊時同樣受傷(甚至首當其衝),形成「有福沒同享,有難要同當」的境地。

從薪資中位數[2]來看,台灣近十年來薪資中位數年年爬升,從2013年的44.4萬提升到2022年的51.8萬。然而,創作及表演藝術業的年薪水準排名卻連連後退,十年來,從「半數以上(PR60~70)」倒退至「半數以下(PR40~50)」,反映了薪資的倒退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以受僱員工為主的資料,未能涵蓋自營、自由工作者以及其他非典型工作者,總薪資可能被高估[3],顯示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嚴峻。

十年來總薪資停滯的主因:工時下降

觀察薪資、工時和時薪[4]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到,儘管藝文工作者時薪有所提升,但近十年來,工時的持續下降卻阻礙了總薪資的實質成長。

時薪增幅在2017年後超越了物價增幅,代表有實質增長,至2022年回歸與物價增幅齊平。然而,工時在2019年就已降逾1成,並在之後疫情的三年中受重大衝擊,尤其是在2021年最高下降超過2成。也就是說,儘管時薪增幅超越物價增幅,但總薪資沒成長,原因是工時下滑更多。

我們推測,工時下滑可能與長期以來的勞動供給過剩有關,這使每個從業者平均能分配到的工時(工作量)呈下滑趨勢。

儘管受僱情況已回到疫前,但勞方本就弱勢

疫情使許多藝文工作者在2021年離職,但隔年就業人數就迅速恢復至疫前水平,進出率也回到了2~3%,似乎顯示就業環境正在正常化。然而,即便就業數據看似恢復,並不意味著這個行業的就業環境對勞方有利。

由於行業定義不明,難以從公開數據深入了解工作職缺與求職者數量,但觀察顯示,藝文工作者的議價能力可能普遍相對較弱。

與科技等行業相比,藝文業罕有缺工或加薪搶人的現象,反映出該行業勞動力供應充足,包括大量新人願意接受低薪、每年約有2萬藝文相關畢業生加入職場,以及來自其他領域的兼職工作者。供過於求的情況可能導致藝文工作者議價能力較弱,資深從業者的薪資提升空間有限,使薪資普遍被壓抑。

藝文產業規模激增,獲利卻相對滯後

近十年來藝文活動愈發盛行,政府更積極推動各類藝文活動,似乎吸引更多人投入,產業的餅應該越做越大,但為何我們看到的卻是長達十年的薪資停滯?

對此,我們先檢視這個產業的獲利情況,透過工商普查的數據看出一些端倪。

在過去十五年中,創作及表演藝術業的規模急遽擴大,2021年的年收入、企業和員工數量分別達到2006年的近5倍、6.5倍和4倍以上,成長幅度遠超其他產業。然而,獲利額的增長卻遠遠落後,僅增長14.5%,不及台灣工商業平均獲利增幅(205.6%),因為產業的支出增幅更高。

儘管產業規模和從業人數增加,但「僧多粥少」,特別是在2016年之後,從業者數量激增,而2021年的數據顯示,即使年收入大幅增長,但年支出的增幅更大,導致獲利水平回落至2006年的情況。

同時,由於員工數增加,2016年的勞動報酬支出雖然比2006年增加近2倍,但勞動支出的增加趨勢明顯低於總支出的增加趨勢,再次顯示這個產業內的勞工處境可能受到抑制。

勞資雙輸的處境

薪資成長停滯有幾種可能原因,通常與產業的盈利狀況以及勞資雙方的議價能力息息相關。

第一,資方有盈利但不願多分給勞方,反映了勞方議價能力的不足。

第二,資方有賺錢,但總是能夠找到更便宜、資歷較淺的勞動力,使得薪資不斷被重新拉低,如此便難以在產業成長的大餅中拿到應得的份額。

第三,整體產業環境不佳而難以獲利,進而難以改善勞動條件,陷入惡性循環。

我們發現,藝文產業問題的可能是上述的第三種情境,根本連維持經營都很困難,情況比勞資分配不均更加嚴峻。

我們採用「勞動占比(勞動報酬合計/營收)」來評估勞方的分配趨勢,當勞動占比提升,代表勞方所分配程度增加而有利於勞方,反之則是惡化。透過比較勞動占比與獲利率的走勢,我們可以觀察到勞資雙方的分配趨勢[5]

以2016年為例,發生了「勞資雙輸」的情況,創作及表演藝術業的勞動占比與獲利率雙雙下滑,代表當時的整體環境可能變得越來越競爭,逐漸朝向紅海市場發展,在扣除各項成本後,勞資雙方能夠分配的總盈餘份額變得越來越少。儘管餅越來越大,但越來越被其他成本給吃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而藝文工作者多傾向成立工作室來接案,因此自營工作者可能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因而勞資對立可能並不強烈。

以2021年為例,該年較五年前成長的企業數與員工數幾乎完全來自於五人以下的企業,平均每間企業的員工數都在五人以下,每間企業的平均營業額僅500萬元,獲利額也僅在10萬元附近,勉強達到損益兩平。顯示出這個行業可能主要採小企業、自營工作者或工作室形式經營,且由於規模有限,改善勞動條件的動力也相對較弱。

我們可以初步推論,藝文工作者近十年來的薪資停滯,除了工時下降外,獲利率的下滑可能也是導致薪資停滯的另一個主因。

儘管藝文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由於參與者增多,使得每個企業獲得的盈利份額相對減少,呈現出「僧多粥少」的現象,如果每個企業體能分到的餅僅能溫飽,那麼改善勞動條件的動力將更加低落,使得藝文工作者的薪資增長受到抑制,進而更難突破既有的經營困境,變得進入惡性循環。

大膽推測:房租可能是勞資雙輸的主因

藝文產業的年收入的確有顯著成長,但為何沒法轉換成獲利?我們需更深入探討收支結構,但礙於公開資料不易取得,在此以筆者較為熟悉的音樂演出為例,提出一個觀點:藝文產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高昂的土地與房租。

以一場舉辦在Livehouse的音樂演出為例,場地通常是最主要且難以改變的成本,也是該場活動盈虧的關鍵,導致主辦方在尋求減少開支時,往往先考慮削減其他費用。

場地租金通常占活動成本的3至5成,扣除票務與工作人員支出後,「主辦單位」的獲利空間僅剩2~3成,還要支出宣傳、製作、活動經紀的抽成等費用費用。經驗上,如果沒有完售就很難有足夠獲利,所以往往需要依賴銷售周邊商品來支撐活動收益。

結論:從工時到土地

藝文產業在台灣近年來雖發展蓬勃,政府也積極舉辦文化活動吸引人才,但藝文工作者的薪資卻十年未見增長。我們的分析指出,薪資停滯主要是由於工時減少,而工時下滑可能源於勞動力供過於求。

此外,觀察到場地租金對活動成本的巨大影響,我們猜測土地因素可能是導致藝文產業陷入「勞資雙輸」的原因之一。

順帶一提,政府可以透過政策刺激市場需求,使產業擴張速度超越勞動力增長,同時控制成本增加,那麼便可提升獲利。然而,若增加的需求所帶來的收益最終流向土地所有者,就不太容易達到改善勞動條件的效果。

原文刊載於 全產總「工訊」第八十三期


[1]   《乙方集結-藝文工作者勞動現況調查之分析報告(共4篇)

[2]   薪資中位數一般來說較不受極值影響,被認為相對公允。

[3]  本社之前的問卷調查分析顯示,填答的藝文工作者所得總薪資明顯低於勞動部資料所載。

[4]   將總薪資除以總工時可以得到單位薪資(時薪)

[5] 比較勞動占比與獲利率的走勢,可看出勞資分配趨勢。部分勞力密集的產業可以看到勞動占比與獲利率呈現反向連動,意味著企業主在控制其他成本的條件下,透過壓低勞動占比(分配比例)來增進或保有企業的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