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苗普及,防疫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2022年勞工就業雖較2021年中有所回升,但仍持續受到疫情衝擊,並在今年5-6月出現小幅惡化。本篇「台灣勞動經濟動態速報」旨在揭露與簡要分析一系列的關鍵數字,希望讓大家暸解疫情期間對於廣大勞工而言可持續關注的重要資訊。本系列文分為「衝擊概況、產業衝擊、自營與移工、社會不平等」四部分,本篇為第二部分,其餘部分可見文末連結。
第二部分:疫情對產業衝擊不均衡,各產業之受雇者就業變化
- 疫情之下,服務業受雇員工就業受到的衝擊,比工業受雇員工更大,且此差異在今年2月之後有擴大趨勢,服務業並未與工業一同回升。
- 若按2019年平均薪資的高低將產業區分為三類,則受雇者就業數的衰退明顯集中在低薪產業,而高薪產業的就業數則持續成長。2021年4月中低薪行業就業數一度回升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但很快又受到新一波疫情的衝擊,至今尚未恢復。這些現象顯示,疫情的衝擊很可能擴大經濟中原有的不同產業勞工之間的不平等。
1. 服務業在疫情中皆受創較重
服務業因常涉及人際互動並依賴內需,在至今三波疫情中皆受創較重。而工業因有國際市場需求支撐而受創較輕,且在 2022 年不受疫情影響未出現停工現象,雇用人數持續增長,與服務業走勢截然不同。
2. 雇用人數下降多來自服務業,但有部分服務業持續成長,而運輸及倉儲業在最近一個月持續衰退
雇用人數下降多來自服務業,但有部分服務業在疫情期間也持續成長,例如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營建工程業以及不動產業。運輸及倉儲業則是在最近一個月依舊持續衰退,主要來自於公共汽車與其他汽車客運業,以及航空運輸業與其他運輸輔助業的就業衰退。
3. 製造業中,電子零組件雇用人數增加最多
在工業方面,整體製造業雖然也在第一波疫情期間的2020年8月出現雇用人數大幅下降,但隨後已止跌回升,且在第二波疫情中未受影響,2021年7月的雇用人數比疫情之前還增加1萬8千人。其餘的工業則多未受疫情顯著影響。製造業之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以及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雇用人數增加最多。
4. 中低薪行業雇用人數下降,高薪行業雇用人數持續成長
我們將工業與服務業資料中的95個細分行業,按照其2019年平均月薪由高至低排列,將其分為人數大致相當的高、中、低薪三類行業,分析他們自2020年1月至今的雇用人數變化。由圖中可看出,愈高薪的行業其雇用人數的下降幅度愈小,甚或保持成長,愈低薪的行業其雇用人數下降的幅度則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