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保險因人口結構失衡產生嚴重的財務風險,緊縮老年給付看來是不得不的選項。有別於僅針對勞保財務進行政策研擬,本研究從老年年金的「適足性」切入, 主要透過「家庭收支調查」估計老年經濟需求、老年所得,並以勞保基金、國保基金精算報告為基礎,估算出可使基金永續之老年給付水準。
共力研究社 (TPEC)
-
-
原本新古典經濟學要我們「相信」老闆跟千千萬萬勞工一樣,沒有任何的議價能力,勞工可以創造多少的價值,他就需要給多少工資,不然的話,勞工就會跑到別地方去。但是,此篇研究「證實」,老闆或許真的跟你不一樣
-
COVID-19 造成的經濟衝擊,和以前大部分的經濟危機都不相同,疫情衝擊是因爲出現了「經濟體系的外部威脅」,造成消費者停止消費、生產者無法營運。因此,理想的紓困政策,就必須盡可能地讓廠商能夠存續、員工不失業,待疫情趨緩,經濟恢復。
-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7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將持續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在各項社會活動有條件迎向復甦的時刻,日前主計處公布今年6月失業率為4.8%,創下10年來新高,因…
-
隨著疫情暴起,政府推出紓困4.0方案,其中部分用於補貼企業的勞動成本,讓勞工在工時可能減少的情況下能繼續拿到一定比例的薪資。然而,與先進國家的政策相較,台灣的薪資補貼政策儘管基本理念類似,但目前方案至…
-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COVID-19疫情因應不當」被視為川普落選(編按)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選結果可以解讀為美國選民「重視防疫勝過經濟」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多項研究顯示,經濟依然重要,而且在疫情帶…
-
EPN 對台經濟的整體影響 前一篇文章談到台灣協助美國削弱中國發展可能,就算沒有經濟利益,只要美國坐穩老大哥位置,或可更確保台灣安全。然而,在美國設廠、停接中國訂單並不見得真的符合台灣產業的利益。因此…
-
貿易交換或合作關係? 自8月底政府宣布將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來,美國負責貿易談判的貿易代表署並未如預期地與台灣展開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反倒是國務院積極地對台聯繫,9月底柯拉克即來台說明「經濟繁…
-
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宣布,2021年1月1日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與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開放目的眾說紛紜,起初政府說是為了與美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或雙邊貿易協議(BTA),但美…
-
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眾說紛紜。不過,不論是以出口來看,或是以外銷訂單來看,如果忽略三角貿易(台灣接單、中國生產),都將低估台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