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寫自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委託本社之研究案
疫情對藝文工作者造成的多重困境
2020年初疫情爆發以來,許多藝文活動如演出、展覽、演講等紛紛取消或延期,對依賴這些活動維持生計的藝文工作者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打擊與不確定性,使得許多藝文工作者得面臨著演工作減少甚至全面停擺的情況,這種對未來抱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情境可能也加劇著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戰。
首先,疫情對藝文工作者的經濟影響是非常直接且劇烈的。由於疫情導致許多活動被迫取消或延期,使得他們的工作機會急劇減少,他們可能會陷入經濟困境,如難以支付租金、生活費用和其他開支的壓力。促使藝文工作者不得不尋找額外的工作機會來填補收入上的缺口,但由於藝文工作的特殊性,他們可能面臨轉行困難等問題。
其次,疫情期間的防疫措施,如社交距離和人流限制等,對藝文活動的籌備和實施過程變得更加複雜和耗時,進一步增加了藝文工作者的工作壓力。例如,劇團、音樂家、舞者這類需要密切合作的藝文工作者,由於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限制,可能無法進行充分的合作和交流,這在某種程度上勢必影響到藝術作品的創作和表演品質。此外,許多藝文活動的時間和場地都可能因疫情變化而不斷調整,這對藝文工作者的計劃和生活安排造成了困擾,增加了他們的不確定性和壓力。
第三,疫情可能對藝文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有些藝文工作者在疫情期間可能會處於長時間的自我隔離、社交限制和演出取消等多重壓力,面臨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職業前景的擔憂,這容易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過重的負擔。
另外,疫情對藝文產業的長期影響也值得關注。許多藝文機構和場館由於疫情而關閉或發生經營困難,這可能使得藝術家們失去了發表平台,限制了他們的藝術創作和工作機會。此外,當藝文機構和場館面臨經濟困境時,他們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和支持給藝文工作者,進一步加劇了藝文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和脆弱性。
一份關心台灣獨立音樂文化的研究1指出,在2020年和2021年的COVID-19疫情中,台灣中小型Live House面臨了最直接的生存挑戰。疫情高峰時,室內活動人數限制、出入境管制以及三級警戒等措施,都使得Live House業者、音樂活動單位以及相關音樂工作者面臨生活和事業的存續危機。
該研究發現:疫情的衝擊揭示了本地音樂場館和工作者的生存結構特質,包括音樂場館的低發展高競爭、Live House本身的仕紳化,以及既彈性又不穩定的專案工作網絡,以及場館與工作者相互依存的多重彈性剝削。
然而,令人值得關注的是,當疫情逐漸趨緩後,被延期的活動紛紛擠在2022年底之前,在長期的演出停擺後,藝文工作者可能得在短時間內面臨接踵而來的活動,容易陷入過勞的境地。使得藝文工作者面臨了新的挑戰——「淡季太淡,旺季太旺」。我們認為,這樣的現象使藝文工作者不易應付,容易導致身心的不適和疲勞。例如在疫情期間,藝文產業的停擺可能讓一些藝文工作者感到困惑和無所適從,這使得他們在重新面對高強度工作時,可能需要更長的適應時間。
事實上,相較於一般景氣衰退的週期,疫情對藝文產業的影響持續時間並不算太長,但它卻在短時間內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可能有好部分從業人員可能選擇離開,或不得不辛苦地在這個產業中苦苦支撐,這些困境突顯了藝文工作者抗風險能力的脆弱程度。
多數受訪者的收入或工時都因疫情有減少:非典勞動影響較劇,公部門相對穩定
為了瞭解疫情對藝文工作者造成的影響,本調查簡要詢問了受訪者受疫情影響下的收入和工時變化(比較2021年與2019年)。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的收入或工時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整體而言,有62%的受訪者的收入因疫情而有所減少,28%持平,而有10%的受訪者反而收入增加,收入影響的中位數為「減少30%」,估計平均減幅為49.3%。另一方面,有52%的受訪者表示工時因疫情而有所減少,27%持平,而有21%的受訪者工時反而增加。工時影響的中位數為「減少10%」,估計平均減幅為45.9%(可詳見附錄表格)。
按照「就業情況」、「勞保情況」、「簽約情況」和「公部門」進行分類,可以看到明顯的趨勢:非典型勞動者受到的影響較大,而公部門的影響較小。值得一提的是,收入減幅大的受訪者,其身心壓力基本上也相對較大。
根據「就業情況」區分,有1/3的正職者受到疫情影響使收入減少,而兼職者、非藝術兼職者收入減少的比例則超過了7成,估計平均減幅也比正職者更劇烈。
根據「簽約情況」區分,會簽約者中,47%的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收入減少,而不簽約者、不一定簽約的人收入減少的比例也都約為7成,其中,不簽約者的估計平均減幅也高於其他兩者。
根據「勞保情況」區分,由雇主投保者中,44%的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收入減少,而自行投保者、無勞保者收入減少的比例也都同樣超過了7成,估計平均減幅也略高於由雇主投保者。
在工時方面,偏向非典型勞動狀態的情況下,他們的工時都較典型勞動狀態的情況有所減少,減少比例都大約為6成,且估計平均減幅也同樣較劇烈(非藝術兼職者與兼職者 vs. 正職者、無勞保者與自行投保者 vs. 雇主投保者、不簽約者與不一定簽約者 vs. 會簽約者)。
至於公部門正職者方面,有73%的人的收入並沒有因疫情而受到影響,也有51%的人的工時沒有因疫情而受到影響,反而分別有17%與27%的公部門全職者因疫情而收入或工時有所增加,這反映了公部門在面臨黑天鵝時的穩定性。
接著深入觀察發現,在各種薪資與工時級距中,正職者的收入受到的衝擊程度較小於兼職者與非藝術兼職者,而且,會簽約者受到的衝擊程度也同樣小於不會簽約者;雇主投保者則是在大部分薪資與工時級距中,受衝擊的程度小於自行投保者與無勞保者。另一方面,典型勞動的工時衝擊程度都小於非典型勞動,但差距並不如收入影響那麼明顯。綜上所述,簽約很可能可以讓藝文工作者在面對突發狀況時有助於降低衝擊。
而在兼職者方面,「公部門 v.s. 非公部門」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像上述「典型勞動 v.s. 非典勞動」那麼大,但公部門的衝擊程度仍然稍優於非公部門,收入與工時減少的比例都較低,估計平均減幅也較為緩和。值得注意的是,有31%與公部門往來的兼職藝文工作者,在疫情期間的工時有所增加,這可能反映了因公家機關與防疫政策而增加的額外工作負擔。
典型勞動狀態利於領取紓困資源
藝文產業是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疫情導致了大規模的文化活動取消、場館關閉,以及導致許多藝文工作者的工作機會減少,從而對他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了重大影響。
退一步說,儘管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藝文工作者通常都面臨著較高的就業不穩定性和收入不確定性,很多人透過接案過活,換句話說,他們並沒有穩定的受僱狀態,而是依賴於臨時工作、自由接案或發包接案的工作。然而,疫情導致了藝文市場需求下降,使他們可能相當大程度地面臨著收入減少、失業或無法找到工作的困境,其勞動狀態與產業景氣高度相關,可說是相當高度的曝險狀態。所以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了多次的藝文紓困,旨在缓解藝文工作者的困境為了瞭解紓困政策和補助資源對藝文工作者的實際效果,本調查關切紓困政策對受訪者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有獲得藝文紓困資源(A+B+C=55%),約有2成的受訪者沒有獲得相關資源(D+E+F=22%),而近2成的受訪者則表示因為勉強過得去而不需申請(N=19%)。
請問您是否有獲得政府藝文補助資源?紓困政策對您的影響? | 佔比 |
---|---|
A. 有獲得藝文紓困資源,但無法弭平經濟缺口 | 13% |
B. 有獲得藝文紓困資源,但對於生活幫助有限 | 27% |
C. 有獲得藝文紓困資源,順利渡過難關 | 12% |
D. 沒有獲得藝文紓困資源,未曾收到相關訊息 | 8% |
E. 沒有獲得藝文紓困資源,有意申請、但不熟悉流程而作罷 | 6% |
F. 沒有獲得藝文紓困資源,提出申請未通過 | 8% |
N. 未曾申請藝文紓困資源,因為勉強過得去 | 19% |
其他 | 6% |
由以上調查結果可見,儘管政府推出了多次藝文紓困政策,仍有部分藝文從業人員因申請未過而沒有獲得補助(8%),這些人可能是相當需要資源的人,或者申請流程複雜,導致未能順利獲得補助(6%)。此外,即便獲得了紓困資源,仍有部分受訪者表示其資源仍無法完全彌補經濟缺口或對生活幫助有限(13%+27%)。因此,在進一步推進藝文紓困政策時,仍需考慮該如何提高覆蓋程度和成效,如建冊或是做更多調查,這樣政府才能夠在黑天鵝不幸再次發生時,可以有足夠條件去更好地支持藝文工作者度過困境。
進一步觀察,我們可以根據「就業情況」、「勞保情況」、「簽約情況」和「公部門」對藝文工作者進行分類,以了解他們的狀況。從分類結果可以看出,當面對黑天鵝事件時,處於典型勞動的藝文工作者可能是較有餘裕或較有保障的一群人(包括正職者、雇主投保者和簽約者),他們不需要申請補助的比例相對較高。特別是有超過60%的公部門正職者不需要申請補助,這再次顯現了公部門的穩定性。順帶一提,即便再細分為不同薪資或工時級距,這個趨勢也大致成立。
另一方面,「需要補助但申請未獲通過」,這是最不希望看到且最需要關注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勞保情況並無明顯差異,但非藝術兼職者或不簽約者未獲補助的比例較高,這個調查結果大致證實了,當藝文工作者處於非典型勞動情況下,對於申請補助可能相對不利。此外,非公部門藝文工作者未獲補助的比例也較公部門高。
然而,「需要補助但申請未獲通過」是最不希望看到且最需要關注的情況。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雖然勞保情況並無明顯差異,但非藝術兼職者或不簽約者未獲補助的比例較高,這大致驗證了處於非典型勞動情況下的藝文工作者,在申請補助時可能相對不利。此外,非公部門藝文工作者未獲補助的比例也較公部門高。
綜上所述,簽約可能是影響藝文工作者獲取紓困資源的關鍵因素,簽約者相對於不簽約者來說更有餘裕,不需申請紓困的比例較高;相反地,不簽約者未獲補助的比例則明顯高於簽約者。這樣的數據結論與實務經驗吻合,由於在初次紓困申請時需要提供大量資料,當其中有些工作屬口頭協議或沒有簽約的情況時,便可能會造成認定上的困難,因此這可能促使藝文工作者在變得更傾向簽約以保障權益。因此,持續鼓勵藝文工作者簽約是提高保障的重要因素。此外,正如前文所述,簽約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疫情帶來的啟發
COVID-19爆發至今已過了三年,當時航空業、旅遊業、服務業與藝文等產業都遭到嚴重打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進入後疫情時代,可以看到航空業等行業已恢復至疫前水平,藝文產業也重新展現活力,演唱會再度一票難求,各種活動蓬勃舉辦。同時,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如實名制成為制衡黃牛票的方法之一。
新人出巢,老鳥出山,種種跡象顯示藝文產業似乎已步入下一個階段,儘管是要再來一次疫情應該都會有配套措施,嚴重程度不會像以往那樣,頂多是稍事休息一下就可以重整旗鼓,這令人不禁反思,探討過去的疫情影響對現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疫情確實考驗了整個產業的韌性,那句經典的「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在此得到了充分印證。然而,我們不可忽視這其中的倖存者偏差,那些成功度過難關的個體並不代表每一個受影響者都能擁有同樣的經歷,這就好比我們不會聽到關於「降落傘怎麼不會打開?」的抱怨,因為能夠回答的都是那些可以存活下來的人。
儘管研究總是會有些滯後,但這次的調查結果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藝文產業在疫情中所面臨的挑戰。這些資料將有助於我們更充分地瞭解藝文工作者的處境,並為未來可能出現的黑天鵝或灰犀牛事件做好充足的準備,減少對產業的衝擊。
以下是我們對於這次疫情的觀察評論:
1. 藝文工作者抗風險能力差
(1) 難以抵禦重大變故
根據調查顯示,仍有一部分藝文工作者未能領取到紓困資源,且填答人數減半的情況顯示在2023年初時,可能有部分藝文工作者成為工會無法觸及的對象,或者選擇離開這個產業。而且,在領取紓困資源的藝文工作者中,僅約1/4的藝文工作者能夠成功度過逆境。這可能意味著紓困資源未能迅速解決問題,或這些勞動者的經濟基礎較薄弱,無法應付重大變故,例如存款不足以支持突然斷炊等困境,或產業環境的關鍵變動要素常常不受個人操控。然而,這樣的推論缺乏存款狀況或風險行為傾向的具體資料支持,並帶有對藝文工作者的普遍刻板印象。
(2) 身心壓力大
疫情期間,不難發現公眾人物或身邊親友有著身心方面的困擾,這是一個逐漸浮上檯面的明顯趨勢。此份調查更顯示了有高達3成的藝文工作者的身心壓力達到了需要就醫的程度。部分的藝文工作者可能面臨「低薪、高壓、保障不足」的處境,藝文工作雖然可能讓人感到很自由,但這種自由的代價或多或少帶來不小的身心壓力。除了經濟因素和工作不穩定性之外,也有可能與個人特質有關。然而,對於這方面我們缺乏足夠詳盡的資料與背景知識,未來可再深入探討。
(3) 勞方議價能力可能走低
疫情期間,半導體業、科技業和傳產業紛紛傳出缺工消息,人才炙手可熱,大幅調薪與驚人的年終比比皆是,這些由全球需求、工作型態改變以及少子化等因素所引發。然而,在過去幾年中,藝文產業卻很少傳出缺工情況,這或許是因為藝文產業的從業人員較難跨足到其他產業,工作流動性較差。相對地,其他產業的從業人員可能較容易轉向藝文產業(例如疫情期間反思工作內容,科技醫療等產業的人投身/跨足藝文領域),因此藝文產業可能存在供過於求的現象,這使得勞方的議價能力可能趨勢向下,並且長期下來將越趨不利於提升勞動條件。
2. 產業波動大,提出反景氣的想像
藝文產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存在著淡旺季的差異。儘管目前缺乏較完整的量化資料,但從筆者與同業的經歷來看,淡旺季的落差可能相當大,例如許多自營工作者會選擇在某段時期專心工作,然後好好休息一陣子或尋找新機會,而案量往往也都有週期性。
然而,這次疫情卻顯示出更加極端的狀況,在疫情高峰期時,如2020年3~5月以及2021年5~8月,新案量可能大幅下降。許多活動紛紛取消或延期,產業景氣變得異常冷清;然而,當疫情逐漸退散後,卻累積了許多延期的活動得擠在2022年底前舉辦完成,例如在曾在2022年十月就同時有好幾個具規模的音樂祭,使得這些活動主辦單位之間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整個產業在短短時間內變得異常火熱,這使得部分從業人員可能處於過勞的狀態。
換句話說,藝文產業可能面臨「淡季太淡,旺季太旺」的潛在因子,這對於從業人員來說是潛在風險。然而,藝文工作者的群體可謂是非常多元,包含不同領域與職種,如演出和相關行政幕後工作者可能更容易經歷上述情況,而創作者或評論者則可能面臨不同的挑戰(例如生成式AI的衝擊)。
疫情讓我們看到藝文產業的波動可以很大,而波動通常伴隨著風險。藝文產業並非是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事實上許多案件都需仰賴政府補助,因此政府是藝文產業中的重要買家與供應者(有人笑稱文化部是最大的唱片公司)。因此,對於未來政策設想方向,或許可以包含如何降低這個產業的波動與風險,以及可以考量到底要如何使產業週期平滑化。例如,可以透過分配案源的時間以避免撞期,或是建立某種可以在淡季時仍能支撐從業者收入的制度,分散活動使得人們可以持續參與。
簡單來說,這就好比我們身體的恆溫機制,當外界太冷時,身體可以透過發抖等反應來發熱以維持體溫;當外界太熱時,身體便會透過流汗等方式來降溫。當然,這樣的機制可能並不僅限於藝文工作者,不過如前文所述,藝文工作者通常抗風險的能力可能沒有太好,雖總會有一部分人是偏好高風險的,會想要一次賺大的,當再次面臨無法預測的黑天鵝時,就會大幅增加撐不下去的風險,從而淡出產業。
3. 迎面而來的灰犀牛
黑天鵝跟灰犀牛是財經界常用術語,用來指涉可能發生的危機。然而,兩者間存在明顯差異:黑天鵝是指那些稀有且極難事先預測的事件,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大的衝擊;而灰犀牛則是明顯且可以預測存在的事件,就像一頭龐大而笨拙的犀牛正站在眼前。
疫情是過去的黑天鵝,黑天鵝會不會再來,會用何種形式再來,我們無法都難以預測,但現在你我身邊都可以看到一個明確的趨勢:生成式AI將成為藝文產業得要面臨的灰犀牛,好萊塢的編劇與演員的雙重罷工正因此理由而引發。
儘管這份調查僅能代表非常小一部分的藝文工作者,但由於我國政府一直以來缺乏相關的參考資料,以至於我們一直以來都很難理解藝文工作者的現況與潛在需求,甚至連定義「誰是藝文工作者」都還是未竟之業,因此加強藝文產業的監測與研究以了解產業內的實際運作情況和市場變化是至關重要的。期待未來能透過持續的監測和研究,可以及早發現潛在風險,並提前制定應對策略,這需要多方合作以共同促進藝文產業的持續發展與進步。
最後,筆者希望透過此文提醒藝文工作者們,儘管分析通常傾向保守與悲觀,總是提醒人們風險的存在,然而藝術文化乃是反覆打磨的修煉之道,或許科技真的會成為一層嚴格且殘酷的濾網,讓許多藝文工作者腹背受敵,但也可能讓潛在的創意與美更容易發生,更容易接觸受眾。相信那些能在疫情中存活下來的從業者,都具備克服未來挑戰的能力,我們仍然對於改善藝文工作者的勞動條件抱持正向積極態度。
(全系列文完)
相關文章: